• <menu id="4wiqo"></menu>
  • <nav id="4wiqo"><strong id="4wiqo"></strong></nav>
    <menu id="4wiqo"><tt id="4wiqo"></tt></menu>
  • 安邸AD

    發現 AD DISCOVERY  | 2022.08.26

    李禹煥在阿爾勒

    藝術家李禹煥和建筑師安藤忠雄以最小的干預 在這座誕生于16-18世紀的歷史建筑里創造了 一個超越時空的永久展覽空間。建筑是發酵器,人是連接樞紐,藝術作品是觸控,書寫著獨特的關系哲學。

    在法國東南部,被藝術和歷史雙重浸潤的阿爾勒像凡 · 高筆下的印象派畫作,自19世紀末以來,一直是藝術家的心之向往。如今這里又增添了一處驚喜的存在:由日本建筑師安藤忠雄翻新改造的藝術家李禹煥全新永久展覽空間——李禹煥阿爾勒中心 (Lee Ufan Arles),現已正式向公眾開放。它隱身于阿爾勒中心地帶的弗農酒店(Hotel Vernon)內,這是一座16—18世紀的宅邸,曾經是Dervieux 家族的私人府邸,周邊是眾多古董商的所在地。藝術家李禹煥說:“我對這座城市的特殊氛圍異常著迷,在這里,能感受到時間在羅馬文明的瑰寶中慢慢流逝。”在阿爾勒,李禹煥與安藤忠雄一起嘗試表達多維度的時空關系,在這座厚重的老建筑里,讓藝術與歷史遺跡、建筑空間和人不期而遇,和諧奏鳴,響徹在時空之外。

    李禹煥,1936年出生于韓國慶南,畫家、雕塑家、作家、哲學家,前衛藝術流派“物派”最重要的理論家和實踐者之一。

    李禹煥阿爾勒中心是藝術家繼直島李禹煥美術館、釜山藝術博物館李禹煥空間(Space Lee Ufan) 落成后的第三個展覽空間。該空間既是一個展覽場域,又是一個多功能空間,占據了弗農酒店(Hotel Vernon)的三層樓,共25個房間。他說:“我想以最小的干預來尊重那段歷史。”所以他請來自己的建筑師好友安藤忠雄。“我和安藤忠雄有著創作靈感上的共鳴,我們可以將藝術博物館定義為展覽空間,但更希望它首先是一個有生活影子的地方。”安藤忠雄尊重這座老建筑的舊有面貌,保留了老宅邸的原始材料特質,在建筑空間的固有比例中,用簡潔的線條以及石、木、混凝土的微妙平衡向弗農酒店的老建筑致敬,并在這個歷史悠久的地方與李禹煥的作品之間建立起一種精神連接與隔時空的對話。

    由藝術家李禹煥攜手日本建筑師安藤忠雄一起創作的名為Ciel sous terre 的裝置作品,靈感源自阿爾勒的天空。巨大的圓柱形“安藤式”混凝土墻與地面的天空影像讓人夢回由安藤忠雄設計的日本直島李禹煥美術館。

    推開風化的老木門,映入眼簾的首層空間入口處安放著安藤忠雄與李禹煥合作的名為Ciel sous terre 的作品,靈感來自阿爾勒的天空。安藤忠雄標志性的混凝土墻面直抵屋頂,經過一小段螺旋形構造的通道,藏在盡頭地板上的天空投影像一個關于自然的謎題。白云在空中緩慢移動,讓人不時想到某一處療愈的天空。李禹煥說:“早上沿著羅納河碼頭散步時,每每凝視天空,我都會感到快樂。” 李禹煥阿爾勒中心展出了包括雕塑、裝置及約30件精選繪畫作品。于李禹煥而言,雕塑并不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實體,而只是相對于外部世界的存在。石頭、鋼板、玻璃、棉紙、木材、繩索、皮革、油彩、石蠟和水等材料在空間里構成了一種相遇,一種與世界、自然、建筑和空間的關系。他幾乎不對作品材料采取任何藝術介入的行為,終極意義都將回歸于人的感知。

    觀者可以自由穿梭在雕塑和空間中,以天然石頭和不銹鋼桿為主材創作于2004—2021年的雕塑系列《被關系者》(Relatum )既是作品,亦是開啟另一個時空聯結的鑰匙。

    人就像回音壁,連接著不同的空間和作品,最終與作品完成了一種參與性創造的儀式感。“站在我的作品面前,觀眾只需調動感官,用心體會。作品即創造相遇。” 中心首層呈現了10件《被關系者》(Relatum )系列雕塑。每件作品都僅由一塊或幾塊淺色圓形石頭和長方形鋼板組成,在李禹煥的裝置作品中,空間既是未被觸碰的,又是被占用的,介于“為”與“無為”之間。其中石頭與鋼板是對筆觸與畫布之間關系的另類描摹。在中心的第二層,藝術家按時序呈現具有遞進關系的單筆涂抹繪畫系列。在李禹煥于1991年開始創作的《對應》(Correspondence )系列繪畫中,他將油畫顏料與碎石混合,繪于白色表面之上,畫面僅由一兩筆灰藍色構成。第三層用于臨時展覽及舉辦活動。

    以天然石材和鋼板為創作材質的雕塑系列《被關系者》(Relatum )就像一個舞臺,將核心交于觀者自己體驗內心的世界。

    此前他在阿爾勒各處的羅馬式墓地推出的個展——“安魂曲(Requiem ) ”呈現了制造與非制造、周圍環境的物質和非物質元素之間的持續共存形式,這在阿爾勒的歷史文化氛圍里激發了另一種藝術哲學思維。作為前衛藝術流派“物派(Mono-ha )” 最重要的理論家和實踐者之一的李禹煥旨在摒棄西方的具象表現概念,聚焦物質與感知之間的關系,不主張表達或干預。無論雕塑、繪畫還是裝置,他都以極簡風格,將描畫與未經描畫、被占用與未被占用空間的關系建造了自己的藝術實踐城堡。 

    編輯 | 田海鳳

    作者 | 丹丹

    攝影師 | Lee Ufan Arles,ADAGP,Lisson Gallery

    轉載聲明:本文內容及圖片版權為《安邸AD》雜志所有,未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或使用。
    王者体育在线